【资料图】
系隰县瓦窑坡春秋墓地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选送
日前,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推介活动”在浙江绍兴举行,全国入围终评的30个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进行现场汇报,经专家评审综合评定,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选送的“山西隰县瓦窑坡春秋墓地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十佳”。
瓦窑坡墓地位于临汾市隰县瓦窑坡村。2005年,临汾市文物局、隰县文物旅游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墓葬17座,包括一批春秋中期的高等级铜器墓,填补了山西地区春秋中期高等级铜器墓的空白,对于认识当时铜器的生产、流通及铜器风格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据悉,瓦窑坡墓地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将科学研究贯穿于保护修复的全过程,对出土的159件青铜器实施了保护修复处理,使青铜器整体处于一个完整、稳定及安全的状态,利于文物长久保存,能够满足陈列展览和学术研究需要。研究项目主要包括“科学检测”“修复实施”“修复记录”及“科学研究”四大部分,项目组利用XRF、SEM-EDS、Raman、XRD、金相组织观察及X射线影像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青铜器的材质、工艺及病害进行了科学分析,并筹建“山西商周青铜器的科研标本库和科学分析数据库”。结合科学检测和病害勘察结果,针对每件残损的青铜器都设计了针对性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并采用传统的机械法进行去锈处理,使用整形器对变形病害进行治理,使用焊接、粘接法对断裂病害进行治理,使用铜皮、焊锡等对残缺病害进行治理,使用矿物颜料对补配部位进行随色,使用BTA和B72溶液进行缓蚀封护,并且对每件青铜器都拍摄了高清照片,使用三维扫描仪采集了青铜器的三维数据,实施了数字化保护。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实施,完成了残损青铜器的保护修复,文物表面历史信息和纹饰无损伤,器型恢复,纹饰清晰,表面清洁,腐蚀得到延缓,整体处于完整、稳定及安全的状态。
为了加强项目管理,该修复工作建立详细的技术档案,在保护修复的流程化、规范化、信息化及标准化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制定工作流程图使保护修复工作流程化;制定了文字和影像记录表格使技术档案记录规范化;严格留存每件青铜器修复前全景、典型病害、关键修复环节、修复后效果及重要发现等5个方面的影像资料,使文物归档标准化;研发“智慧文博文物保护修复管理系统”,实现了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和过程的信息化及规范化管理。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就技术档案记录和科技信息提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布了《出土青铜器科技信息提取规范标本采集》《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档案记录规范》两项地方文物保护标准。
为深入挖掘瓦窑坡墓地青铜器蕴含的历史、艺术及科技价值,在国家社科基金委、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文物局等支持下,联合山西大学、临汾市博物馆、隰县文物旅游局等单位对考古发掘资料进行了整理。对出土青铜器的相对年代、纹饰变化、器型变化、合金成分、范铸工艺、原料变迁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春秋时期晋国青铜器纹饰逐渐细密化的倾向极为显著,铜器制作工艺也发生了显著变革,制作工艺具有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矿料来源也发生了较大变迁,这些收获和认识增进了考古工作者对春秋中晚期晋国铜器生产和演变的理解。其中,瓦窑坡墓地M30:20、21刻纹铜斗最为典型,其合金工艺、焊接工艺、纹饰制法均具有多样性。此类工艺多样化的特征还存在于其他青铜器之中。这表明较之西周时期,春秋中期的铜器生产已经拥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操作空间,也体现出了宗法制度本身的逐步衰微或周文化礼制对社会生产的约束力开始逐渐下降,而多样化的铜器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各种新技术的普遍的出现和使用,对晋系青铜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据了解,该项目验收后,瓦窑坡墓地出土青铜器即被国家一级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列入基本陈列——晋霸春秋展厅,丰富了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为了更好地发挥文物的社会价值和作用,项目组编辑出版了两套研究性图录,将高清图片、线图、拓片及描述等内容进行发表。2022年7月,项目实施十周年之际,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临汾市博物馆举办了《十年一剑:瓦窑坡墓地青铜器保护修复成果展》,用“妙手”“慧眼”“求索”“秋实”四个篇章,全方位展示了文物修复、检测、研究及成果。开幕当天,以“科技赋能创新引领:青铜器保护修复的实践和探索”为题向社会公众传播文物保护的基本理念、方法及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此次入选“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为新时期下文物考古、保护与多学科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记者 孙轶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