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以小号手Max的视角讲述了他的朋友钢琴天才1900的传奇一生。1900年一个新生儿被遗弃在Virginian号邮轮头等舱里,被船上一位老水手捡到并取名为1900。
1900在船上出生,在船上长大,从没有下过船,从没有踏足过陆地。随着他慢慢长大,1900展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他深深打动,甚至爵士乐鼻祖在听闻1900之后,特意上船去找他比试,最后自叹不如灰溜溜地离开。
(相关资料图)
尽管身边的人都在告诉他下船去闯荡,会有更大的世界,但1900却始终没有下过船。直到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希望追随女孩而踏上陆地,带着朋友们的祝福和满心的期待,1900尝试走下邮轮的楼梯,却在走到一半的时候停下来,转身又回到船上,从此再也没有尝试下来过。直到Virginian号要被炸毁,1900也最终选择和船一起消失。
1 我就是这样的我
1900刚出生就被抛弃,没有真正的姓名,从未踏足过陆地,依赖的养父意外离世,这样的身世和经历,怎么看都该有一层悲剧色彩吧。然而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安于天命的平和感。而当他的钢琴天赋逐渐展露,我原以为多少会看到天才的自傲,但是在他的身上却完全看不到“我比别人强”的优越感,他的脸上总是呈现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对自我的接纳。
这种对自我的接纳,源于他对自己清醒的认知。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世,清楚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别人不一样,或许会有遗憾,或许会在独自看着大海的汹涌时感到孤单。但对于这些感受和体验,他并没有太多不甘、埋怨、自卑,更多的是坦然和接受。生活就是这样的,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天赋和优势,但也没有太多的优越感,更没有追求“我最厉害”以及弥补自己某些欠缺的补偿心理。更多的是欣然接受,就像生活就是这样的一样,我就是这样的。
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性是每个人都有的动力,但追求优越性并不等于追求优越感。这有很大的区别,强烈的自卑感与过度追求优越性会分别造成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它们在某些层面只会对人造成阻碍,而与之相对的是自我接纳。
这一点上我觉得电影里的爵士乐之父Jelly,刚好和1900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1900并没有强调自己多么优秀,他欣然承认自己钢琴上的天赋,但并没有追求在钢琴上比别人优越的目标,因此不会固步自封。甚至他在听到Jelly弹奏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赞美,被他感动。
而Jelly在追求优越性的道路上逐渐偏离,强调自己的优秀,向别人夸耀。而在一直想要表现出自己比别人优秀的时候,Jelly其实会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努力去回应别人的期待,这样就失去了对音乐纯粹的初心。这也是他在斗琴落败后灰溜溜下船的原因,因为他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无法坦然面对看起来没那么优越的自己。相比之下1900对自我的接纳更显得“宠辱不惊”。
而做到自我接纳挺难的,我记得我特别特别追求比别人好的优越感是在初中和高中那段时间。当时学校也没有特别好的引导,成绩出来的时候不管是哪一科,都会当众挨个念名字和分数。这种操作本身就会给学生们一种攀比的影响,如果老师没有想往这方面引导的话,为什么要在课上把每个人的分数念出来,而且是排名由高到低地念出来。越往后听,越没你的名字,这时你的心里得多挫败,跟别人相比得多绝望。
因为中学的时候我很在意成绩,所以下课也在学,放假也在学,当时特别怕念分数的时候自己的名字是在特别靠后的位置。在这种压力下,其实没办法像1900那样做到每次演奏都出于自己的初心、出于自己的感受、出于自己的情绪表达。而是会像Jelly一样,他弹奏每个音符的时候,在意的都是别人听到这个音符时有没有被炫到,对他是不是特别崇拜。平时可能没什么问题,但当挑战足够大的时候,可能就承受不了这种额外的心理压力了。
在我印象中初中也有考砸过,高中也有考砸过,那个感觉真的是非常糟糕的。那时分数不是按照排名念嘛,从第一个开始念,一个一个名字和分数念下去,一般在前面没几个人可能就会念到我了,但是考砸的那次,名字都念到快一半了还没有我。当时就觉得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觉得自己没有存在价值了,干脆之后出现我名字的时候,你最好也不要念了。
看到Jelly的时候,会想到自己以前的样子;再看到1900时,会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样子。所以也很幸运能够在一部电影里看到两个人在做一样的事情,但却因为不同的追求,而导致整个人的心理状态和Ta呈现出来的气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也很想听一听大家现在的想法,如果看过这部电影的话,可以在评论里回答我,你觉得现在自己的状态是更像Jelly?还是更像1900一些?
2 改变并不简单 整部电影都在述说着1900到底会不会下船这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本身其实让我们看清楚了一个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那就是改变。
对于1900来说下船无疑是个巨大的改变,他会远远地望着陆地,会在看着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感到孤独。但每当别人跟他说你该下船去,你该去看看更广阔的天地,他都只是笑笑不说话。
我个人倾向将他这个阶段的心理状态理解为:并没有在内心有强烈的想要下船的愿望。因为他在船上的生活虽然不完美,虽然外界有很多未知、有很多能够吸引他的地方,但是船上的生活是熟悉的,是安全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舒适区。
而在遇到那位心动的女孩子后,激发了他内在的想要下船的动力,再加上身边朋友们不断的刺激,他在犹豫了很久后,才有了想要下船的决定。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改变的不同阶段,从对改变无意识到逐渐意识到想要改变,最后到下定决心要改变,到向船上的人们告别的准备阶段,再到真正迈向改变的楼梯行动阶段。这几乎占据了大半部电影的时间,可见改变真的是非常漫长的过程。
当然1900最终还是没有走下楼梯,因为在他的行动阶段走到一半的时候,遇到了阻碍。这种阻碍并不是来自外在,而是来源于内心对于无限的、未知的城市和陆地的恐惧和不安,所以这个改变没有完成。我特别喜欢他在楼梯中间、海陆之间的那个镜头,非常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在改变前最艰难的那一刻带来的冲击和阻碍。
不管是大到改变生活轨迹、关系走向,还是小到改变生活中的某个小习惯,任何一种改变都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我感觉后来的人生很少提改变这个事,提的更多的是探索、思考、理解、了解和认识,是这个层面的。我甚至觉得改变好像本身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这部电影我看了至少有三次,前两次是在电脑上看的,第三次是在一次北京电影节时去电影院看的。我现在感觉每次看心情都不一样,尤其是最近这次看完之后我觉得1900也没必要下船吧,没必要一定要去陆地上探索一番。他如果想呆在船上,和船同生共死,我觉得也没什么呀。
现在跟以前的想法已经不一样了,我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应该是比较小的时候吧,那时觉得故事有一个应该的走向和结局,即使一开始有困难不怎么好,中途遇到一些挑战,度过挑战以后,一定是突破、逆袭或是完全改变之类的。年纪特别小的时候会这么想,但是现在不这样认为了,现在反而觉得只要是做出的选择有你自己的理由,而你也是愿意接受这个选择的。我觉得没有什么是一定要改变的,没有什么是一定不可以的。
我在现实生活当中也会特别关注身边那些怡然自得的人,Ta们不会被这个世界的焦虑所影响,迷失自己想做的事情。Ta们所做的事情可能正好跟世界的主流相反,不是被广泛肯定、被广泛追求的;也可能就是在做一个波澜不惊的工作,过着波澜不惊的人生,但Ta们却好像没有想跟别人比较或不甘心的心理状态。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和另外一个聊人间值得的文章哪篇先放,最近经常有一些瞬间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值得我们好好活着的,看到这些人的时候我也会产生这样的瞬间,看到Ta们没有被这个社会的焦虑牵着走,而是怡然自得地、安然自在地过着自己定义的生活,我觉得这个是我期待中的世界应该有的样子。
3 真正好朋友的样子
最后一个部分我想把重点放在1900身边的人上,这一群人太可爱了。不是1900自己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而是他身边这一群人和他自己共同组成了他自己的传奇故事。首先是有一个非常好心收养他的养父,他自己在船上生活其实也过得挺辛苦的,但还能分出一部分精力给这个小生命,我觉得是挺难得的事情。
因为很多人都不希望承担一个包袱,希望承担的责任越少越好,麻烦越少越好。所以我觉得能遇到愿意分出自己非常非常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负责任、承担压力的人是一种幸福,我觉得能遇到这样的人都是一种幸运。
另外就是他的好朋友Max,在1900初露天赋的时代,小号手Max上船,从此就和1900成为了挚友。或许因为他们都是热爱音乐的人,Max折服于1900的钢琴天赋,但也包容着他有些奇怪的性格。在1900斗琴后进入巅峰时代,Max热心为他勾勒未来的蓝图,鼓励他去出唱片,追求更灿烂的前途。
而当全世界都遗忘了1900的时候,Max不顾自己捉襟见肘的现实情况,拼尽一切努力上船找到他,劝他下船,不要和船一起毁灭。而最最难得的是在1900平静地告诉Max自己其实并不想去任何其他地方,自己选择留在这里后,Max尊重他的选择没有再劝阻他。
阿德勒说:“人并非都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自己诠释的世界里,所以能够尊重对方自己所诠释的世界的朋友,才是真正的难得的朋友。”
1900的世界、你的世界、我的世界、Ta的世界,或许我们能尽量去体会,我们愿意去体会,但未必能够真的理解。我想Max也并不认同1900对自己的世界的理解,也不认同他对于自己命运的选择。我相信Max内心深处还是希望1900能够下船出唱片,有大事业,成就音乐家之路。
很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在弹幕里面可能会说,把他打晕、把他拖下船,不就实现这个目标了吗?可那不是选择尊重之后的结果,作为一个真正的朋友Max,他是眼含泪水,一步一步独自走上下船的楼梯。Max最终也没有让自己的世界凌驾于1900的世界之上,即使在Max看起来他的选择是不理智的、是不明智的,但Max能够努力让1900的世界存在并且完整地画上句号。
我觉得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想要一个拖我下船的朋友,我会想要一个Max这种即使跟Ta的想法不一样,但是Ta因为出于理解、出于爱而尊重我的选择的朋友。
以前跟副店做电台的时候,我们聊过很多关于人生选择的话题,有一个虚拟题挺有意思的。如果我老了、病了、半身不遂了,只能戴着呼吸机躺在床上维持生命,其他什么也干不了的情况下,我的意愿是拔掉呼吸机,体面的离开。我知道你肯定不希望失去我这个朋友,想我活得更久更好。但你知道我是希望有人在那个时候帮我拔掉呼吸机,让我体面地离开的,你能不能做到帮我拔掉呼吸机呢?
很难,这个决定很难,你要把你真正亲密的、关心的人维持生命的呼吸机拔掉,这个事情是很难的。但能不能在那个时候做出你出于对这个人的理解,你知道Ta想要的是什么,而满足Ta,给Ta这个选择,我觉得这才是值得努力成为的朋友的样子吧。
最后你觉得自己最希望被别人理解的,但也可能最不能被很多人轻易接受的地方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跟愿意去理解别人世界的人一起来分享一下吧。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刚才我说的,我希望在我已经没有行动力,要靠呼吸机维持人生的时候,我的好朋友、我的亲人、我的爱人,可以帮我把呼吸机拔掉。
不知道对你来说你最希望被理解,但可能不容易被理解的点是什么?在评论区里留下你的愿望吧,跟大家分享一下,说不定就能遇到理解并接纳自己的人呢。
【安慰记心理小店 ,一个有超多实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欢迎来坐坐。】
同名 公号:安慰记心理小店
回 兔子洞 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 平行世界 参与心理能力训练
回 工具包 得免费心理自助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