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船舶百舸争流 商业航天九天揽月 “湖北军团”竞逐高端装备新赛道 环球实时

近日,在位于枝江市的宜昌船舶工业园,工人正在清理即将下水的船体。该市大力发展先进船舶制造产业,已聚集相关企业10家,初步形成“船、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格局,年造船能力达到112万吨。去年下水船舶86艘,其中新能源船舶达到24艘,占比28%。(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李巧爱 毛晓娜 摄)


(资料图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畅 许旷 通讯员 曹楚浛 陈诚

高端装备制造一直是湖北工业的脊梁。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以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为切入点,超常规实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行动,带动湖北产业能级提升,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按照聚焦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湖北省对全省高端装备产业特色优势再梳理,从“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商业航天”两个新的突破口,竞逐高端装备新赛道。

鄂军领跑高端装备新赛道

“遁河飞天”擦亮“湖北造”

2020年5月25日,我国首艘千吨级纯电动客船“君旅号”从武汉关缓缓启航。这艘长达50米的“水上特斯拉”投用,标志着湖北长江绿色能源船舶时代开启。

“行驶1公里仅用电18度,经济性明显优于燃油动力。”专家介绍,“君旅号”可搭乘300名游客,电池充满电可连续航行100多公里。船开动时噪声不足50分贝,低于很多家用车,且没有废气排放。

现代船舶工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深度融合的产业,涉及巨大的工业制造体系,已成为少数国家才能参与的“综合工业之冠”,对钢铁、石化、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具有10倍的拉动作用。

设计、建造和核心配套的绿色船舶全产业链正逐步形成,目前,湖北已交付和手持合同的电动船舶数量超170艘,占国内市场的80%。湖北正从传统的船舶制造大省,向国家级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创新中心迈进。

拥抱商业航天新时代,是另一个加速突破的新领域。崭新宽阔的武汉星谷大道,沿着长江箭一样向东奔去。短短4年,从一片菜地起步,位于武汉市新洲区的中国星谷,已初步形成8平方公里产城融合示范区。

一座座现代化的园区厂房不断崛起,一个个奇迹在这里诞生。湖北省政府与航天科工集团深度合作,落子新洲区双柳街道。2016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实施方案》。武汉成为全国首个以商业航天为主要方向的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眼下,“中国星谷”已迎来高速成长期,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165亿元,导入产业项目13个。2022年以来,世界领先的新型固体火箭快舟十一号成功发射,“新洲造”快舟火箭六战六捷,一飞冲天,宣布鄂产火箭时代的到来。

火箭、卫星制造,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运用和空天大数据创新中心为重点的航天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开拓万亿级市场

谋势布局从制高点到突破点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绿色长江凸显巨大的政策机遇。

“从市场潜力看,我国拥有内河船舶11.36万艘,且全是柴油驱动,近两年将进入更新换代高峰期。‘十四五’期间,我国内河船舶建设市场年均规模超3000亿。”一份调查报告摆在省委军民融合办的案头。

从制造能力看,2022年,中国绿色动力船舶全球占比超50%,而湖北电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占全国市场份额八成以上。

从应用场景看,我省江河湖泊水库众多,通航里程8667公里,高等级航道2090公里,特别是黄金水道长江全长1062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度的1/3以上,具有通江达海的先天优势。伴随着引江济汉、引江补汉等江汉大型运河网的投用,湖北正在形成干线和运河“双通道”大动脉格局。

从创新能力看,我省船舶领域的院士、高校、实验室、工程中心拥有量均居全国前列。掌握了一批世界领先的船舶绿电关键技术,多重优势叠加,先发优势明显。

近年来,世界商业航天进展令世人瞩目,新的大航海时代正在来临。据了解,未来10年,年均发射商业卫星至少1250颗,仅卫星制造与发射收入将超4780亿美元,2023年国内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近10万亿。

我省在商业航天全产业链上的能力全国领先。从上游卫星研制看,拥有11位院士和团队,武汉大学遥感学科连续6年排名全球第一,卫星制造柔性生产线可批量化年产240颗卫星,排名全国第一。

从中游卫星服务看,形成年产20发快舟系列火箭的能力,在同类型火箭发射次数、载荷量和入轨卫星规模均居世界前列。同时我省已建成国内领先的卫星测管服一体化平台。从下游卫星应用看,培育了一批专注通信导航遥感系统的应用企业和研究机构。

眼下,超低轨遥感卫星因为有效降低卫星研制和发射成本,更适合高密度制造与发射,被全球视为太空经济高回报率的投资方向,由于发达国家尚未形成实质性布局,将成为我国抢占国际航天产业谋势布局的“棋眼”,也是湖北下一阶段发力的重点。

打通任督二脉

聚链成群构建全新生态圈

“这将成为江汉运河新能源船的破冰之旅。”今年3月,湖北首艘120标箱纯电动集装箱示范船正式开工建造,这是投入汉江流域的首艘纯电动集散两用船,将运载大宗粮食、煤炭等集装箱货物。湖北从需求侧发力,仅810公里环江汉平原黄金航道圈投入的2000吨级绿色船舶有望达千艘。

把握先发优势,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湖北步履铿锵。

目前,《湖北省支持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试点示范若干措施》等政策先后印发。省政府与工信部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部省合作,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国家级绿色智能船舶创新中心。”专家学者献计献策,攻克关键技术,迅速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快速迈向价值链高端。

专家建议,由湖北港口集团牵头,加快成立省级船舶产业发展集团,立足大宗贸易链,打造全国最大内河绿色船队。通过集约化、标准化、批量化迅速降低单艇制造成本。鼓励各类资本进入相关领域,优化资源配置,统筹经济性和应用性。

目前,湖北携手航天国家队,共同打造了国内唯一的集火箭、卫星、测运控为一体的航天产业园区。“作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国家队,在大力开展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和发射服务的同时,将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依托,面向物联网、大数据等未来产业需求,积极布局商业航天产业链。”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杰鸿说。

“以建设超低轨遥感‘楚天星座’作为突破口。”省委军民融合办建议,与航天三江集团共同降低卫星研制和发射成本,提升信息获取和传输效率,发挥我省领先卫星批量化生产和高密度发射的优势。

“发展商业航天的意义在于,通过市场化竞争降低航天活动成本,推动航天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专家认为,场景驱动,是商业项目孵化的重要路径。湖北应立足本省流域综合治理等10个示范化场景数据需求,释放市场潜能,推动卫星数据的通信导航遥感加速融合,拥抱消费级应用的星辰大海。

推荐DIY文章
活佛济公之天鹅梦是第几集 看完天鹅的整个故事会有何印象转变
驾驶高手教你开车技巧 现在开车是几乎每个人都必须知道的技能
优酷与土豆合并后有什么电视剧 优酷五大院线最新片单一览|报道
妥当的读音是什么 什么是正确的发音 正确的拼音其实是tuǒ dàng
补肾固元膏:又名阿胶核桃膏,是具有悠久养血养颜传统的佳品|全球简讯
东航婴儿座位是怎样的 为何全世界的航空公司空都不卖婴儿票
精彩新闻

超前放送